各地复工推进口罩生产,日产量已达到1800万只,临近生产能力的高峰期


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扩散,过去不起眼的口罩成了抢手货,国内外都进入了脱销的状态。但似乎谁也说不清楚,口罩的需求和生产规模到底有多大?口罩的产能在未来能够补上需求吗?

电商平台上,防毒面具也存货不多了

1月20日,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型肺炎会“人传人”后,各大电商平台就掀起了口罩抢购热潮。1月20日、1月21日两天,淘宝销售出口罩8000万只,京东3600万只。

如今再打开淘宝,几乎已经找不到商家在售卖正规、有效的医用外科口罩了,3m旗舰店的kn95口罩也全面断货。在口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,不少网友开始了病急乱投医。



截至1月29日,中国接受到了来自日本、韩国、白俄罗斯以及美国盖茨基金会的捐赠,其中日本有100万只口罩由民间自发捐赠。其中大家熟悉的口罩生产商3m也顶着2019第四季度不达预期、股价走低的压力,向中国捐赠了口罩、呼吸器、洗手液等价值100万美元的医疗用品。




中国的口罩产量到底有多少

疫情一来,口罩库存一下子被消耗完可以理解,但作为制造业大国,中国难道无法及时进行补给吗?

据天眼查数据,中国拥有的口罩及呼吸防护相关企业的数量高达16594家,其中浙江省分布的最多,有3833家,湖北省则有365家。



数量看起来不少,但实际上这包含了口罩行业所有的上下游企业,而真正有生产能力的企业,《财新》报道说,一位业内人士预估只有300-500家。按照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在天津调研时透露,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。近日,各省的口罩厂商都纷纷宣布复工,不少工厂都是24小时投产,来尽量弥补市场空缺。我们收集了各地媒体报道的复工工厂数量和口罩日产量,后者的数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800万只,接近于苗部长所说的2000万只。但从复工工厂数量看,与500家还是有较大差距,这是否意味着,中国的口罩产能其实还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呢?



(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,数据不一定完整)

不过,似乎再多的生产也跟不上消耗。事实上谁也不知道目前市场的需求是多少,按广东酌希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昌华在接受《财新》采访时估算,假设现在口罩是5000万人的需求,一人每天平均用2个,一天的需求量就是1个亿。这远远超出目前国内生产力的负荷。就算工厂们每天按照最大产能生产,也会供不应求。

谨慎捐赠普通n95口罩给医护人员

更紧张的是医用口罩。1月29日,工信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采访时表示,通常医院口罩的库存量只够维持一周左右。疫情发生后,由于消耗过快,已经有不少医院发出公告需要社会捐赠。各大医院请求捐赠的口罩都是相似的:医用防护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。

防护口罩即我们平时所说的n95,它和医用外科口罩的外观差别较大,容易分辨,但多数人容易混淆的是n95和kn95,以及n95和医用n95。



其实n95和kn95两种口罩的效果和技术要求是一致的,只是认证国家不同。n95是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,而kn95是由中国认证的。

而医用n95和普通n95的不同之处在于,医用n95在外层加了涂层,为了防止患者体液和血液的喷溅。国家对医用n95有专门的技术要求,即《gb 19083-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》。








发表评论